当前位置:笔趣阁>历史穿越>三国之暴君颜良> 第三百八十一章 箭已在弦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百八十一章 箭已在弦(2 / 2)

主臣二人相携着手,彼此凝望着对方,各自眼眸中闪烁着如逢知己的激动神色。


######


武关。


放走赵俨后的第三天,颜良等到了他预料的结果。


曹操退兵了。


三万大军退走了大半,只留下李典率八千兵以,守备商县。


不过曹操的退兵也不是那么简单,留下来的李典也学着颜良,不断的大兴土木,修筑加固商县县城。


很显然,曹操对于颜良并不放心,他这是打算把商县打造成铜墙铁壁,以取代武关作为拱卫长安的南大门。


不过,对于颜良来说,曹操的举措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他已经将武关牢牢握在手,达到了战前的预期目的。


武关在手,意味着他只需以少量的兵力,便可以轻易的挡住来自于关中的威胁,而不似前两次那样,任由曹军和西凉军,轻松的从关中进入南阳盆地。


曹操撤兵的第二天,颜良也率军而撤,留刘辟率三千兵马守武关,并将武关划归了文聘这个南阳太守负责。


几天之后,颜良率七千之军,班师还往襄阳。


而今武关到手,来自于曹操方面的威胁骤减,而徐州的刘备,还有河北的袁尚,似乎还在舔食着梁国一败的伤口。


颜良所据的荆豫二州,外围的威胁已经大大的减轻,已然是为东进灭吴铺平了道路。


回往襄阳之后,颜良在与众谋士们经过了几番的商议,暗中定下了秋收之后,便向东吴大举进攻的战略计划。


而当颜良在武关与曹操对峙之时,妻子黄月英已根据他的创意,完善了车船的设计图纸,在经颜良的首肯之后,便集中了荆州最优势的船工,在襄阳上游的汉水畔某个秘密的船厂,开始建造这种新式的战船。


距离开战还有数月之久,颜良一方面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战前准备工作,一方面命许攸扩大他司闻曹在东吴的细作网络,加大情报的搜集力度,以作到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


根据细作们发回的情报,东吴方面,周瑜自前番武平一败后,因箭伤和心理创伤的双重打击,再一次的卧病不起,眼下正在秣陵家中养伤,无法再带兵上阵。


孙权无奈之下,便只好命程普接任都督,坐镇寿春,统帅淮南诸军。


周瑜再一次犯病不起,这对于颜良来说,自然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了。


前番武关一役,周瑜的失利固然是因计谋被颜良识破,但远离长江,吴人不善步战的因素也不可忽视。


倘若战场转换,回到了周瑜最善长的纯水战上,这位美周郎还的确是一个极难缠的对手。


周瑜的消息让颜良受益,但柴桑方面的情况,却有些不容乐观。


鲁肃的动作很快,快到让颜良有些刮目相看。


这位富豪出身的东吴西线统帅,趁着颜良在中原与刘备、袁尚混战之际,不但迅速的重修了柴桑城,迁移了数万百姓丁口,而且还开垦了荒废近一年的田地,重新种上了庄稼。


这个消息却着实让颜良有些头疼。


前番柴桑之役后,颜良之所以能逼得东吴放弃柴桑,退守湖口,就是因为他把柴桑的百姓统统迁走,让吴军无法就地征粮,迫使孙权在乏粮的压力下,不得不选择放弃经营了多年的重镇柴桑。


而今若是给鲁肃种粮成功,顺利的收获了的秋食,吴军的粮草压力就将大大减轻,那个时候,恐怕孙权还会抢先发动进攻。


“再这么纵容下去,秋收一过,吴人只怕就要反咬我们一口了,主公,咱们该当和先发制人才是。”


军府中,许攸语气凝重的进言。


“柴桑有两万吴军,眼下我方能上战场的水军,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多点,主动出击,未能就能拿下柴桑。老朽以为,倒不妨坐等吴人主动进攻,咱们以逸待劳,打他个防备反击。”


田丰的理念,倒是与许攸截然相反。


此二人各执一词,看似都有道理,麾下文武们意见也各有不同,好战者支持许攸,沉稳一点的则支持田丰。


大堂之内,一时间议论的好不热闹。


环视着热闹的场面,一直沉默的颜良,猛然间咳了一声。


众人知道,他们的主公这是要发话了,顿时鸦雀无声,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颜良。


那张英武的脸庞间,弥漫着强烈的自信,与猎猎的威势,令所有人本能的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敬畏。


深吸一口气,颜良傲然道:“这此年来,吴人仗着水军优势,屡屡的侵我州土,往昔之时,本将或许不得不被动防守,但是这一次,无论如何本将都要主动出击,本将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孙权那碧眼儿,从此往后,在这大江之上,攻守之势,已易也!”(未完待续)


请收藏:https://m.fuzhusm9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